蘭工坪校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蘭工坪路287號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辦第39期“研究生論壇”暨“青年教師學術沙龍”
來源: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瀏覽:次

為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營造濃厚科研學術氛圍,拓寬研究生視野和知識面。12月6日下午,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彭家坪校區抒望樓208教室舉辦第39期“研究生論壇”暨“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青年教師成斌和碩士研究生白靜潔分別作了題為“C-反應蛋白功能適配機制及結構演化”和“核桃內生真菌分離與次生代謝產物活性研究”的報告。研一、研二同學參加本次匯報交流會。
成斌博士首先對C-反應蛋白(CRP)的基本特性進行了介紹,強調其在炎癥反應中的關鍵角色。CRP不僅是急性期反應蛋白,其濃度的變化能夠反映機體對感染、創傷及其他病理狀態的反應,因而在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隨后,成博士詳細闡述了不同物種體內CRP在表達水平,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的異同,以及CRP的結構演化模式。為進一步深入理解CRP的基礎生物學特性提供理論依據,也為臨床上相關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
白靜潔同學的研究主要以核桃內生真菌中鏈格孢屬真菌為材料,將其進行活化,大批量發酵后,通過硅膠柱層析、葡聚糖凝膠柱層析、反相柱層析等分離手段對其次生代謝產物進行分離,使用HR-ESI-MS、1D NMR、2D NMR等現代波譜技術對化合物進行結構鑒定,并檢測其活性。為后續鏈格孢屬真菌次級代謝產物結構的發掘、生物活性研究開發提供參考價值。
此次學術論壇為師生搭建了雙向交流的平臺,也為研究生今后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參考方向。(圖/文:劉雅露;審核: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