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2024年年會暨第三十二屆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在江蘇省揚州市召開,來自中國法學會等單位,以及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揚州大學和蘭州理工大學等高校的兩百余名專家學者參與本次會議。中國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張蘇軍,江蘇省法學會會長周繼業,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守文,揚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丁建寧出席會議并致辭。甘肅省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蘭州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呂志祥及碩士研究生孫中華應邀參會。

與會專家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這一中心,按照經濟法總論、財稅金融法、競爭法、綜合經濟法四個主題參加分會場會議,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經濟法基礎理論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財稅法保障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金融法保障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競爭法保障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其他經濟法治問題研究”等議題展開研討。大會主題演講階段,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史際春,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馮果,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王先林,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顧功耘等學者分別作主題演講。

呂志祥教授在“經濟法總論”分議題單元做了題為《經濟法基本原則新論》的報告。呂志祥教授針對“老話題”提出了“新觀點”,指出要界定經濟法的基本原則,需要對經濟法的定義、調整對象以及經濟法的目的等先有清晰精準的認識。經濟法是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的基本法,也是我國新時代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法。經濟法既有“市場”的一面,也有“政府”的一面,經濟法屬于“市場法”又高于“市場法”。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誠實信用原則、公平競爭原則、社會利益優位原則、協調發展原則、環境保護原則。如此界定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經濟法總論與經濟法分論“兩張皮”的現象,同時也利于維護和保障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呂志祥教授的報告引起了與會學者的共鳴。
蘭州理工大學法學院師生參加本次會議,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法學一級學科及經濟法學二級學科建設,進一步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撰稿:孫中華;審核:孔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