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蘭州理工大學2024年社會實踐分享會在彭家坪校區銀杏學術會堂舉行,各學院學生代表等近300人參加活動。
會上,7名社會實踐團隊代表分享了團隊參與社會實踐的故事,大家積極交流經驗做法,展示特色亮點,暢談實踐感受。一張張凝結青春汗水的照片,一個個飽含奮斗喜悅的畫面,充分展現了蘭理工學子躬身實踐、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深深吸引了在場的師生,贏得了陣陣掌聲,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材料學院“點亮星光路”關愛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隊以“紅領巾小課堂”為平臺,與社區合作開展課業輔導、心理關懷、課外素質拓展等志愿服務活動,為孩子們帶去歡樂和陪伴。機電學院“機械筑夢 助力鄉村振興”實踐隊緊扣專業知識,在榆中縣馬坡鄉開展科技助農活動,小組成員們以高度的協作精神緊密圍繞專業研究課題,共同策劃并成功搭建起了一臺集智能化、自動化于一體的全新型植苗機器。石化學院徒步營實踐團依托學院生態環保協會,連續10年開展徒步重走長征路活動,繼承和弘揚長征精神。在徒步過程中,實踐隊員們還在沿途開展環保宣講、水質檢測、凈灘凈河等活動,用實際行動守護綠水青山。電信學院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團隊以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深入定西市隴西縣開展普通話宣傳與教學,用青春之力助力推普發展。經管學院行走的紅色課堂實踐隊以“學、訪、講、行”的思路,系統學習紅色文化,重走紅色基地,開展紅色宣講。設計學院彩繪鄉村夢,文創興農情團隊走進東鄉、定西開展鄉村墻繪、會師塔文創設計等活動,用色彩和創意點亮鄉村角落,助力美麗鄉村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文化潤心,教育鑄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升華之旅”團隊發揮學科優勢,深入和政縣農村,通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和參觀等方式了解當地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狀,并為當地基層干部、群眾普及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知識。
2024年暑期,在團中央、團省委和學校黨委的安排部署下,校團委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引導青年學子在社會大課堂中發揚“自找苦吃”精神,組織學校5000余名學子,200余支團隊分赴省內外15個省市地區開展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中青網、中青校園等各類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媒體平臺報道1000余次。
下一步,校團委將繼續在實踐育人工作中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推動實踐育人工作內涵化、規范化、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拓寬實踐育人平臺,緊扣學校專業建設和學生專業知識學習,辦好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引導學生在社會大課堂回答“真問題”,增長“真才干”,讓更多蘭理工學子在服務基層中磨礪鍛煉,以青春建功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圖/文:劉沂蒙;審核:李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