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五育融合促進心理健康的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將美育和心育相融合,切實提升學生心理健康素養,培養學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11月25日晚,校團委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邀請中國民族器樂學會古琴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胡寶琴來校,在彭家坪校區新大學生活動中心銀杏學術會堂開展育心講堂之《古琴與大學生心理療愈》專題講座,講座由校團委副書記王文霞主持。

講座中,胡寶琴老師深入探討了五音療愈之起源、琴音與人體的對應作用、古琴音樂與大學生的進取理念,以及古琴音樂與當代大學生的社交理念,她以講述與現場彈奏的形式,演繹了7支曲目,與同學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她講到,大學生面臨學業、社交、就業、未來發展等諸多的心理壓力,易產生焦慮、抑郁、煩躁等負面情緒,琴聲能激發人內心的積極情緒,一些節奏明快,曲調激昂的琴曲能使人精神振奮,激發潛在的活力。培訓將古琴演奏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助于大學生保持平和心態,提升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對生命的深刻感知。

講座結束后,同學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不僅領略了古琴這一古老藝術的魅力,更掌握了一種新穎有效的心理調節方式。下一步,校團委、心理健康指導服務中心將繼續推進美育浸潤行動,感悟文化之美,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汲取成長的力量,切實提升學生審美和心理健康素養。(撰稿:李楠;審核:李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