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上午,靜宜大學格倫樓104教室,食品營養科學系王培銘副教授為學校師生做了題為“食藥用菇與保健食品”的專題講座。王教授從常見菇類入手,對其生物多樣性、營養需求及分類作了詳細介紹,進而對洋菇、杏鮑菇、鮑魚菇、靈芝、銀耳、茯苓等食用和藥用菇類的形態和價值做了講解,通過播放《臺灣菇類傳奇影片》加深了對菇蕈功能的了解。講解過程中,王教授特別總結了菇類真菌的獨特之處:“無葉無花無芽,自身結果;可食可補可藥,周身是寶”,可謂“化腐朽為神奇”之菇蕈。授課結束時,王教授還通過精心設計的20道題目對上課內容進行了現場趣味小測驗。同學們都熱情高漲,積極答題,呂娜、張晶和任軍樂同學分別獲得前三名。
19日下午,由王培銘副教授及其助教帶領同學們做了“杏鮑菇分離與培養”實驗。同學們分組進行取樣、接種、培養等操作步驟,鍛煉了動手實踐能力。
20日上午,實踐團成員乘車前往臺中市霧峰區瑞峰菇蕈農場,參觀學習杏鮑菇工廠化培養和生產流程。企業負責人朱瑞宗先生從“太空棒”制作與滅菌、冷氣冷卻、菌種小規模培養、兩階段栽培、采摘包裝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同學們了解了杏鮑菇通過70天左右周期從看不見的菌種成長為大型真菌的神奇過程。參觀過程中,同學們還就“太空棒”制作原料、接種關鍵技術和廢棄菌棒用途等相關知識,咨詢請教了企業生產人員。帶隊老師李志忠和任海偉與企業人員就杏鮑菇栽培要點、市場規模與前景、產品分級銷售、企業投資等話題與企業負責人朱瑞宗先生進行了交談。參觀結束后實踐團全體師生與企業人員合影留念。
同學們表示,通過課堂理論講解、實驗動手操作和企業參觀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強化了學習效果,還豐富了專業知識,了解了臺灣企業文化,記憶深刻,收獲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