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是什么?”
“環保有什么意義?”
“我們如何監測空氣質量?”
走,今天跟著生態環保小記者一起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
10月30日下午,蘭州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的20名環保小記者來到了甘肅省生態環境教育展館和甘肅省省級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蘭州市規劃館站點,與環保工作者、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零距離接觸,開啟一場生態保護之旅。

在甘肅省生態環境教育展館,小記者們在CAVE四面屏前觀看了《這里是甘肅》等環保宣傳片,了解了甘肅的自然地理環境。隨后的互動環節里,小記者們站上屏幕,武威、天水等城市的人文信息、地理地貌、自然資源等介紹彈出,為綠色生態知識增添了文化的支撐。

“甘肅東西跨度1067千米,作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201種。”在朗讀聲中,小記者們學習了新的環境知識。展館內的大熊貓、黑頸鶴、連香樹等重點保護動植物模型讓小記者們不斷發出驚嘆,“原來這就是紅腹錦雞,好像真的一樣!”對展館的參觀也讓小記者們對展館的主題“美麗中國生態甘肅”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在隨后的生態小課堂中,蘭州理工大學附屬中學的安娜老師為小記者們講授了垃圾分類的小訣竅,“假設有一只小豬,我們就可以用小豬幫助大家分類垃圾。小豬能吃的就是果皮果肉、食物殘渣等濕垃圾,小豬不能吃的是瓦片、瓷磚這些干垃圾,廢棄電池、過期藥品等小豬吃了會生病甚至死亡的就是有害垃圾,而廢紙、廢塑料這些賣了可以買小豬的垃圾,就是可回收垃圾。”在課堂上,安娜老師還為小記者們準備了帆布袋和水彩筆,希望小記者們畫出自己的創意,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少用塑料袋,使用可以循環利用的帆布袋。


來到甘肅省省級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網蘭州市規劃館站點,小記者們很快便被環境空氣自動監測儀器吸引了視線,有氣體分析儀、PM10、PM2.5顆粒物分析儀等儀器,省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運維項目技術負責人馬彥彪為小記者們詳細講解了各類儀器的工作原理與用途。“我們蘭州市規劃館站的構成有采樣設備、分析設備、質控設備、數據采集傳輸系統和輔助設施,能夠監測空氣質量的常規六項參數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一氧化碳(CO)、臭氧(O?)、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采集的數據能夠為環境空氣質量的評價提供數據支撐。”

“那小記者們知道蘭州發生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嗎?”“是汽車尾氣嗎?”“太聰明了,是早晚高峰的汽車尾氣,早晚高峰汽車尾氣的排放會造成二氧化氮(NO2)超標,所以小記者們可以從自己做起,低碳出行。”這一堂環境保護課,從環境保護的必要性、空氣監測的科學原理,到能夠改變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的日常行為,小記者們收獲滿滿。小記者趙悅然表示“我今天學到了很多生態環保的新知識,而且我知道了應該綠色出行,少使用塑料袋,爭取帶動周圍的人也能夠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

撰稿:陳昱吟
審核:李建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