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紅玉教授和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馮漢青教授于1月9日來校進行學術交流,在彭家坪校區1號樓208教室舉辦了《知識經濟視野下現代生物技術的崛起》和《植物細胞外ATP調控植物生理學反應作用的研究》兩場學術報告。生命學院副院長李志忠主持報告會,專任教師及本科生、研究生160余人聆聽報告。
報告會上,李紅玉教授從宏觀層面入手,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和大量項目實例,深入淺出地剖析了現代生物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及21世紀的經濟發展趨勢如何由市場經濟向生物經濟轉變。他鼓勵同學們要認清生命科學領域在國際上的未來發展趨勢,堅定專業自信心,踏實誠信做學問,練就真本領,將生物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社會大眾。
馮漢青教授則從微觀角度入手,對于植物細胞外ATP的研究背景,以及其在環境變化下的產生、生理學功能、植物生理學反應的調控以及內在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他結合形象生動的研究實例,使晦澀難懂的科學問題變得易于理解,博得大家的陣陣掌聲。
報告會后,兩位教授還與現場師生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討論,并對學院及學科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李紅玉,蘭州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批"百千萬知識產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高水平師資人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信息事務人才,蘭州大學生物醫藥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國家保健品審評專家,甘肅省執業藥師協會名譽會長,甘肅省健康產品高通量篩選與創制工程中心主任,科技部蘭州大學生物制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主持多項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和企業橫向項目,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獲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50多項。
馮漢青,西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實驗中心主任,甘肅省生態學會理事,甘肅省植物學學會會員,學校理科學術委員會委員。New Phytologis、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Journal of Plant Growth Regulation等國際知名期刊審稿人。從事植物呼吸電子傳遞鏈和植物光系統對環境的響應與調控機制、細胞外ATP調節植物抗逆反應、資源植物生長控制等領域的研究。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甘肅省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