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理學院邀請,天津工業大學裴永珍教授、西南大學王開發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蔣衛華教授和方健教授于5月9日下午在文理樓442舉行了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理學院副院長孟新友主持,學院40余名師生參加。
裴永珍教授結合免疫細胞擴張的時間延遲,提出了一個時滯模型,并做定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給出了持續抗病毒治療與間歇性免疫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方案及實施建議。另外引入了階段性免疫治療,提出了一種新的優化方法。

王開發教授基于肝臟特殊的血液供應系統和微觀結構構建一系列模擬HBV在肝臟中定植、擴散和進化的完整動態過程的新型馬爾可夫鏈模型,并通過數值模擬技術和524例患者的真實臨床隨訪數據對該模型進行了驗證。結果為優化治療策略提供新見解,為醫院臨床監測與應用提供了參考。

蔣衛華教授針對植物不可擴散的Klausmeier-Gray-Scott模型,證明其圖靈分支是亞臨界的,并且分支產生的非恒定穩態解均不穩定。最后,通過研究植物緩慢擴散情形下的空間斑圖形成機制,揭示了植物不可擴散模型中尖峰模式的形成機理。

方健教授探討了移動環境中Fisher-KPP方程強迫波的存在性、唯一性及吸引性特征,繼而將該理論結果應用于SIS傳染病模型的動力學分析。

互動環節,現場師生們積極提問,與四位主講嘉賓就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本次報告內容豐富、理論研究前沿,不僅有理論方法的突破,還拓寬了師生的視野,激發了大家的科研熱情。報告涉及應用范圍廣、獲得成果價值高,展現現代數學解決復雜生物醫學問題中的強大能力。(圖/文:孟新友;審核:穆龍)
報告人簡介:
裴永珍,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工業大學理學部副主任,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天津市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副理事長。榮獲天津市教學名師、入選“天津市高校學科領軍人才培養計劃”。主要從事生物動力系統、數據科學和生物信息研究,并應用于基因干擾、生物控制、癌癥治療等領域,在J Diff Eqs、Bull Math Biol、J Nonlinear Science、J Theor Biol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100余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出版專著1本。
王開發,教授,西南大學大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醫藥數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重慶數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生物數學學報》常務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通訊評議專家、美國《Mathematical Review》評論員、《生物數學學報》常務編委。曾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數學系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生物數學、生物統計與計算醫學方面的研究,包括病毒感染動力學機理、臨床數據分析和傳染病建模等領域,在Bull Math Biol、J Theor Biol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項,其中面上項目4項。
蔣衛華,哈爾濱工業大學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黑龍江省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常務理事,美國數學會《Math.Review》評論員。主要從事泛函微分方程和偏泛函微分方程的分支理論及應用的研究,在規范型的公式化以及從高余維分支研究角度揭示復雜模式的存在性和穩定性方面有一些特色工作。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基金項目,主要工作發表在國內外諸如科學通報,JDE,IMA J.Appl. Math.,DCDS,SIADS,JDDE,SAPM,JMB,JNS,Physica D,JMAA,DCDS B,Nonlinear Anal和Nonlinear Anal. RWA等重要學術期刊上,出版專著一部。
方健,哈爾濱工業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副院長。2005年于大連理工大學本科畢業后,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攻讀基礎數學博士學位,2011年畢業后留校工作。其間,2007至2010年在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學習,2011至2015年分別在加拿大約克大學和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入選國家青年人才計劃。主要從事非線性擴散系統的時空傳播理論及應用研究,在JEMS,JMPA,MathAnn,SIMA,SIAP,JFA,JDE等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