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理學院邀請,香港理工大學何岱海教授、淮陰師范學院王瑋明教授于12月6-7日到我校進行學術交流,并于12月7日(星期六)下午在文理樓(彭家坪校區)理學院學術報告廳(442教室)分別作了題為“1978年英國寄宿學校流感爆發:經典傳染病模型失敗的地方”以及“Global stability of a fractional order SIS epidemic Model”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理學院副院長孟新友教授主持,副教授張小兵、王杰、馬雙紅、張運虎、趙琳、曹佳峰等40余名師生參加了學術報告。
在本次報告中,何岱海教授通過具體的案例,深入探討了如何利用機理模型與半機理模型進行建模的方法。他指出,經典的流行病模型難以有效擬合1978年英國著名寄宿學校甲型H1N1流感爆發的數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授提出了一個新的流行病模型——易感(S)-暴露(E)-傳染性(I)-臥床(B)-恢復期(C)-康復(R)模型。同時研究結果表明,該模型能更精確地擬合該次流感爆發數據,從而為流行病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工具。

何岱海教授作報告
王瑋明教授介紹了一類新的分數階SIS流行病模型,并詳細講解了如何分析該模型的全局穩定性及計算模型的基本再生數,為該領域的研究拓展了方向。此外,王教授結合自身的科研經歷,不僅向研究生們提供了具體的學習方法與科研思路,強調了學術研究中的嚴謹性和創新性;還向青年教師如何撰寫項目申請書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經驗。

王瑋明教授作報告
最后,兩位教授認真解答了在場師生提出的問題,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與交流。本次報告內容豐富、研究前沿、條理清晰,不僅拓寬了與會師生的視野,深化了對流行病學及相關學科的理解,也激發了大家在科研路上的思考和探索。

師生合影
報告人簡介:
何岱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西安交通大學工學博士(1999)和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數學博士(2006)。曾在北京師范大學、密歇根大學和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做博士后。主要研究興趣是傳染病建模和醫療數據統計分析。在PNAS、Science Advances、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等期刊發表論文140余篇。連續三年入選斯坦福大學發布的全球2%頂尖科學家榜單(2021和2022)。
王瑋明,淮陰師范學院“翔宇學者”,二級教授;中國數學會生物數學專委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陜西師范大學兼職博導。江蘇省十四五“數學”重點學科帶頭人;江蘇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淮安市傳染病防控及預警重點實驗室主任。曾入選浙江省“新世紀 151 人才工程”第二層次,擔任浙江省十二五“應用數學”重點學科帶頭人。近十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傳染病防控的建模分析及預警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連續資助,已主持完成面上項目2項,目前主持在研1項。在科學出版社出版專著2部。近五年來,獲中國產學研合作與創新成果獎優秀獎、海南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和新疆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各1項。入選愛思唯爾2020--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以及科睿唯安2021、2022 “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等榜單。(圖/文:孟新友;審核:張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