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由設計藝術學院主辦、蘭州理工大學工業設計中心與甘肅省工業設計行業技術中心承辦的“人工智能與設計創新:跨學科融合與實踐”系列學術會議第二場專題報告在蘭工坪校區槐園三樓會議室召開。會議邀請到長安大學楊延璞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吳磊副教授、北方民族大學張秦瑋博士作學術報告。會議由張書濤教授主持。
其中,楊延璞教授以《工業設計決策與人機工效評估研究》為題,結合當前用戶大數據挖掘、AIGC等前沿熱點,深入分享了工業設計決策相關的多階段耦合、網絡模型構建、共識達成及動態演化等研究成果。在設計實踐方面,楊老師分享了基于DHM評估和表面肌電數據評估的上肢工效學評估案例。吳磊副教授以《面向設計學的人智交互(HRI)體驗設計研究》為題,面向復雜制造裝備、復雜界面、HMI等前沿領域,結合產品功能設計、產品造型設計、App界面設計等大量研發案例,分享了眼動、腦電等數據采集、處理的方法與流程。張秦瑋博士以《基于認知神經美學的產品創新設計認知機理研究》為題,分享了產品意象造型設計調查系統的基本原理,并以汽車造型、色彩、材質、交互界面設計等為例,深入分析了生理實驗設計、數據采集分析、結果解析流程。

在交流環節,設計藝術學院師生就復雜網絡、AIGC、生理實驗等方面的問題與三位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人工智能與設計創新:跨學科融合與實踐”系列學術會議是設計藝術學院“設計大講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學術研討、《感性工學研究》研究生課程的系列講座之一。會議期間,三位專家受邀參加了“人-機-環”實驗室建設規劃論證會,就實驗室的制度建設、環境建設、設備儀器配制、如何服務教學與企業課題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與建議。(撰稿:邱凱;終審:余勇)
報告人簡介:
楊延璞,博士,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陜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入選長安大學“長安學者”人才支持計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級會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獲授權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10余項。
吳磊,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可視分析專委會委員,中國人類工效學會管理工效學專委會委員。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重點研發等多項課題。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出版教材2部。
張秦瑋,博士,北方民族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寧夏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總干事長,省級工業設計中心主任,寧夏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人選。主持科研和教研項目20余項、橫向課題6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38項、軟著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