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魯甸地震十周年暨全國村鎮防震減災技術研討會在昆明召開。會議由昆明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華僑大學、云南省土木建筑學會主辦,云南省工程抗震研究所、《建筑結構學報》編輯部等承辦。來自蘭州理工大學、廣州大學、四川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國內多所大學、科研院所和生產廠家的近200名代表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昆明理工大學葉燎原教授、北京工業大學曹萬林教授、華僑大學郭子雄教授、廣州大學周云教授等國內一批從事結構抗震和村鎮建筑防震減災研究的知名專家參加了會議。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防震減災工程分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村鎮抗震防災專委會委員、蘭州理工大學防震減災研究所所長杜永峰教授帶領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杜永峰教授做大會報告

杜永峰教授和學生參加會議
8月3日上午,杜永峰教授做了題為“西部地區村鎮房屋典型震害及基于視覺的震后應急快速評估”的大會報告,并主持開幕當天上午的第二節大會報告。杜永峰教授的報告回顧了十年前借助魯甸地震的機會,作為住建部復雜減隔震工程技術指南項目負責人,前來魯甸震區調研減隔震工程應用的情況。介紹了近期發生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和新疆烏什7.1級地震等幾場發生在西部地區的強震,特別是積石山地震震區3棟隔震工程的表現和構造問題。介紹了蘭州理工大學防震減災研究團隊為積石山地震震后災害應急評估所做的技術支撐工作,重點介紹了課題組將計算機視覺用于災害應急評估所做的探索,展示了團隊在土木工程防震減災人工智能方面的嘗試,增進了我校防震減災研究團隊與兄弟院校的相互了解。(撰稿:李虎;初審:王亞軍;終審:張艷)
魯甸地震及我校技術支持簡要回顧
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云南昭通市魯甸縣發生6.5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這場地震造成108.84萬人受災,8.09萬間房屋倒塌,617人遇難,112人失蹤。
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質量司與我校防震減災研究團隊溝通安排,決定借魯甸地震機會,對魯甸附近區域的隔震減震建筑性能進行應急診斷,順便對云南省隔震減震構造及新技術推廣機制進行調研。2014年8月10~13日,時任西部土木工程防災減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我校防震減災研究所所長杜永峰教授赴魯甸災區提供技術援助,對魯甸災區附近區域的會澤縣婦幼保健院隔震樓等11棟隔震減震單體建筑的性能進行應急診斷。向政府行業主管部門提交了診斷報告,闡述了我校防震減災研究團隊對我國隔震減震工程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及產品質量管理體制所做的思考。
云南省作為我校西部土木工程減震隔震行業技術中心技術服務對象省份之一,杜永峰教授在災區工作期間,還解答了當地企業技術人員就我校編寫的減隔震技術指南等技術資料提出的一些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