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應石油化工學院邀請,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明軍研究員來校開展學術交流,并在石化學院學科“碰撞”博士論壇作題為“電解液及電極界面建?!钡膶鰧W術報告。論壇由副院長李世友主持,學院教師及研究生共60余人聽取報告。
明軍詳細介紹了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電解液/電極界面的圖形化、定量化、可視化、標準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方法,闡釋了以“鋰離子+溶劑化殼+陰離子”組成的“溶劑單元”為對象來研究界面相容性的優勢,并提出了溶劑化結構影響電池性能的新模型。報告中,明軍強調了大膽猜想、小心論證、深入分析的重要性與運用辯證思維方法推進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哟鹨森h節,與會人員就相關學術問題與明軍進行交流討論。(撰稿:王鵬;終審:任鵬)
報告人簡介:
明軍,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2年獲得中科院長春應化究所博士學位,2012-2017年分別在韓國漢陽大學Yang-Kook Sun、日本東京大學Atsuo Yamada、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Lain-Jong Li、Husam N. Alshareef等世界知名課題組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12月入職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研究課題主要包括金屬(離子)(鋰、鈉、鉀)電池材料及電解液關鍵問題及技術等。研究內容立足基礎,以解決企業界在電池材料制備、電解液配方以及電池設計等方面的難題為目標,服務于電池產品的實際應用。提出Li+溶劑化結構對電極穩定性的重要影響,重新認識電解液添加劑作用,以及預測電極穩定性的界面模型。近5年在Adv. Mater.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與金屬(離子)電池研究相關學術論文135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論文95篇,H-index 55。目前,主持國自然優青、面上、聯合基金、國防科技創新特區、國防技術領域基金、裝備預研快速扶持、軍委科技委基礎加強、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吉林省面上項目、(華為)企業技術開發等20余項;參與科技部政府間/港澳臺重點專項、企業青年科技創新項目、吉林省地方科技公關計劃等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