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工坪校區: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蘭工坪路287號

4月17日下午,由中國計算機學會計算機視覺專委會(CCF-CV)主辦,蘭州理工大學承辦的第136期CCF-CV走進高校系列報告會——“智能視覺感知與計算”在蘭州理工大學圖書館109報告廳舉行。本期報告會邀請四位國家級青年人才、領域知名學者做特邀報告,分別來自南京大學的吳建鑫教授、合肥工業大學的賈偉教授、西北工業大學的夏勇教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王瑞平研究員。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院長馮濤、副院長李曉旭擔任本次報告會的執行主席。
活動伊始,馮濤教授致歡迎辭,他對所有參與此次CCF-CV走進高校系列報告會的專家學者表示最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他說,這是推動學院科研水平、拓寬師生學術視野的重要機會,同時期望此次報告會能夠加深與各位專家學者的交流與合作,豐富學院的學術氛圍,推動學科的發展。最后,他對所有籌辦此次活動的工作人員所付出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并預祝本次報告會圓滿成功。CCF-CV專委會秘書長王瑞平做了致辭,并簡要介紹了CCF-CV活動的概況及發展歷程。
吳建鑫教授報告的題目是“當小樣本學習遇到視覺大模型”。吳教授介紹了小樣本學習的傳統研究范式,并指出傳統范式和當前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研究現狀的匹配度已經較低,因其存在以下三個缺點:1)評價指標不符合實際應用的要求;2)不能充分利用深度學習預訓練模型;3)不能有效利用視覺大模型。針對這三個方面,討論了小樣本學習的新評價標準、學習范式,以及與視覺大模型的有效結合。
夏勇教授的報告題目是“醫學影像小樣本學習——從預訓練到大模型”。夏教授圍繞醫學影像分析模型預訓練的技術挑戰,從數據標注、數據維度、模型能力、大模型這幾個角度,介紹課題組開展的相關研究的經驗和體會,并探討了醫學影像分析模型預訓練和大模型的機遇與挑戰。
賈偉教授的報告題目是“生物特征識別技術2.0:愿景于實現路徑”。賈教授首先介紹了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理論研究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豐碩成果。然后重點介紹了課題組圍繞生物特征識別技術2.0所作的工作。賈教授從“生物特征識別技術2.0”概念的定義、體系結構的提出、技術的應用、發展的前景、實現的路徑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探討。最后分享了自己科研之路的一些寶貴經驗和獨到見解。
王瑞平研究員的報告題目是“視覺-語言多模態智能評測的探索”。王教授圍繞視覺-語言多模態認知任務中的基礎測評問題,介紹了課題組在多模態智能評測方面開展的初步探索及取得的一些具體進展,包括:面向圖像描述生成的可學習評測指標FAIEr、面向視覺-常識組合推理的問答數據庫CRIC、面向具身場景理解的動態環境問答數據庫Env-QA、以及面向多事件長視頻理解的Glance-Focus問答模型等工作。
本期報告會持續了將近四小時,來自蘭州理工大學、蘭州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蘭州財經大學、蘭州城市學院和蘭州工業學院的近三百名師生聆聽了四位專家在該領域的最新動態介紹以及他們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心得。會議氣氛熱烈,參會師生積極與專家交流互動。
最后,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李曉旭教授進行了活動總結,感謝四位專家的精彩報告和師生們的熱情參與,并對CCF-CV專委會和學校為本次活動順利開展提供的支持表示感謝。祝賀本次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撰稿:王春霞;終審:高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