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生物大分子互作研究團隊在放療領域著名期刊《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中國科學院一區 TOP)發表了題為《RSPO3 regulates the radioresistance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via NLRP3 Inflammasome-Mediated pyropto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了 RSPO3 蛋白通過調控 NLRP3 炎癥小體介導的焦亡過程,顯著影響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放療敏感性,為克服放療抵抗提供了新的分子靶點和治療策略。

研究發現,RSPO3 在放療抵抗的 NSCLC 細胞中表達顯著下調,其低表達與患者不良預后密切相關。機制研究表明,RSPO3 通過激活 β-catenin-NF-κB 信號通路,促進 NLRP3 炎癥小體組裝及焦亡關鍵蛋白 GSDMD 的切割,從而增強輻射誘導的細胞焦亡。體內實驗證實,臨床級抗 RSPO3 抗體可有效抑制輻射誘導的焦亡及抗腫瘤免疫反應,而過表達 RSPO3 則顯著增強腫瘤放療敏感性。此外,研究首次鑒定 FOXP3 為 RSPO3 的轉錄調控因子,揭示了 RSPO3 表達下調的潛在機制。
該研究系統闡明了RSPO3/NLRP3/焦亡軸在 NSCLC 放療抵抗中的關鍵作用,為靶向該通路的聯合放療策略提供了理論依據。生物系副教授李宏斌為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李強研究員為通訊作者。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蘭州理工大學紅柳優青等項目資助。(圖/文:李宏斌;審核: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