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新時代,五年來,繼續教育學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 、“二十大”精神和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努力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持“質量立院、市場興院、特色強院”辦學思路,堅持“多元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以打造與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相適應的“一流”繼續教育為目標,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培育非學歷教育品牌建設為主線,充分發揮繼續教育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成果轉化的重要渠道、產教融合的重要平臺作用,規范管理、銳意改革,學歷教育規模穩中有進,非學歷教育發展空間持續擴大,綜合辦學實力和競爭力得到快速提升。
黨建統領 服務大局
繼續教育學院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守好守牢意識形態陣地,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創新基層黨建及思想政治工作,開展黨員干部項目負責制,促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融合,切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充分調動和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推進繼續教育工作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規模持續增加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
自2019年以來,學院積極調整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培養層次,在對校外教學點進行優化調整的基礎之上,結合我校優勢學科特色,持續調整、全面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切實加強招生宣傳、培養與組織管理,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繼續教育質量保障與監督評價體系,繼續教育學生培養質量持續提升,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2022年實現突破的基礎之上,2023年度招生規模再創新高。

拓展繼續教育培養模式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學院緊跟國家政策與社會發展對繼續教育的需求,加強高校職能在社會服務中的引領作用,制定《蘭州理工大學繼續教育綜合改革方案》,創新繼續教育培養體系與模式,不斷深化改革,在建立了高起本、專升本、專接本、自學考試應用型專業等多種類型的繼續教育形式的基礎之上,成功申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應用型工程造價(專升本)專業“1+X”證書項目,打通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融通渠道,拓展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培養模式,滿足社會對學歷和職業技能的雙重需求,成為我省省屬高校第一個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改革的單位,并制定《蘭州理工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絡助學綜合評價(試點)實施方案》、《蘭州理工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網絡助學綜合評價(試點)實施細則》等文件,積極推進網絡助學綜合評價改革。

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積極拓寬繼續教育發展途徑和渠道
繼續教育學院助力于終身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服務于社會整體和社會成員個體終身發展需要,在加強自身內涵建設的同時,努力建立與行業協會的聯動機制、打造“政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體系,積極開展平臺、基地建設工作,不斷拓寬我校繼續教育的發展途徑和渠道。在成功獲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及培訓資質的基礎之上,2023年以來,又成功當選為中國機械工業教育協會產教科融合工作委員會首屆副理事長單位,成功獲批人社部數字技術工程師培育遴選計劃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培訓項目、成功獲批“甘肅省工匠學院”資質等,使我校繼續教育培訓資質達到22項。


加強育人體系與內功建設持續打造工大繼續教育品牌
學院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政產學研互融、互促,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的全方位育人模式,并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立足甘肅、面向西部、輻射全國,以精品項目與精品課程建設為核心,服務終身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建設,努力打造蘭州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品牌。近五年來為全省百余家骨干企業、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隊等千余家單位提供繼續教育服務;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開設近千學時的免費公益在線課程以滿足社會公眾的學習需求,并服務于疫情防控、東鄉等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等,單位與個人多次獲得省市與行業協會表彰,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

注重社會、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助力構建終身學習共同體
學院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突出價值引領和服務社會需求,助力構建全民繼續教育終身學習共同體,建設終身學習型、創新型社會,努力建設具有區域示范引領性、特色鮮明的一流繼續教育,近五年來取得較好的建設成效。截至2024年,為社會培養成人本科畢業生1.5萬余人,學歷教育收入累計近億元;為專業技術人員建設了千余門課程、三萬余課時的專業課資源,專業人員繼續教育遠程教育平臺注冊人數超21萬,近五年為本省企事業單位與社會團體提供近70萬人次繼續教育服務,非學歷繼續教育收入近5000萬元。繼續教育工作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力資源強國戰略的新形勢為高等學校繼續教育工作提供了大展宏圖的廣闊舞臺。面對新形勢,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所肩負的職責和使命,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和蘭州理工大學第三屆黨代會制定的目標任務,進一步發揚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和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通力協作,扎實工作,不斷開創我校繼續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為建設國內特色“一流”繼續教育和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以優異的成績向學校第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獻禮!